主持人|趙琪
雲林縣老化排名全台前五,其高齡勞動與經濟潛力值得關注。本計畫首先探討雲林地區中高齡人口勞參率及其工作意願、能力和對其身心健康及周圍家人的影響。此外,也將分析雲林地區高齡人口對賦能需求及媒合工作輔助科技在提升中高齡者活力與工作潛力上的貢獻。本計畫期望能提早為雲林地區進行中高齡人力儲備規劃,建立雲林地區中高齡人力媒合輔助電子平台,以提升高齡者的社會參與率與自主經濟能力,同時增進其身心健康與人際連結。
發展歷程與步驟
台灣在2018年高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aged)社會。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老化速度甚至遠快於日本。並且預測,2065年台灣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4成,屆時台灣每1.2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2018年每5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
台灣政府與社福相關單位對於高齡者多著重於高齡者身體器官、認知退化等問題;因此,政府以及民間企業相繼推出長照和醫療健康相關的政策和服務,藉以因應台灣人口老化衍生的相關問題。可看出台灣在高齡問題上,將重點放在「長期照護」,無意中捨棄了中高齡人口依舊具有經驗與勞動力的可能;其次,台灣產業在取才上也偏向於年輕、無經歷者,根據勞動部與國發會的數據指出,台灣65歲以下者的勞動率高於全球平均,而65歲以上高齡者的勞動率卻迅速降低,遠低於全球平均(如附件表1及表2)。以2016年的統計資料來看,鄰近國家日、韓、新加坡65歲以上高齡人口勞動參與率是22.7%、31.5%和26.5%,台灣卻只有8.6%(如附件圖1)。由此可見,台灣產業無形中排斥了高齡人口二度就業的可能,也低估了工作對高齡人口具有尊嚴、肯定及促進健康的正向效益。
也因此,台灣的中高齡者往往會有「依賴性過重」的問題,使得目前台灣的社會文化仍然會提出孝道觀念,父母無意識中仍會產生養兒防老的期望。但行政院經建會的推估顯示,台灣的「扶老比」自2012年後急遽提高(如附件圖2),高齡化社會勢必造成台灣青壯年人口沉重的扶老壓力,因此,若能延長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期間,不但能避免其與社會隔離、有助其身心健康,也能適度減輕青壯人口的經濟負擔。
其實,現在台灣所提倡的「樂齡」最終希望中高齡者能夠從生活中得到成就感,並且依然健壯,生活足以自理、自給自足,而非事事求人,降低高齡者在經濟、人際及健康照護上的依賴。因此,除了目前長照2.0政策所涵蓋的延長健康壽命,讓健康老人越來越多,降低過度依賴,以及增加社會支持網絡,讓整體的照護體系更加完整,降低家庭壓力之外,台灣高齡化社會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創造中高齡者與社會更多互動的機會。本計畫之進行內容及目的,即在發展雲林地區中高齡賦能及媒合就業輔助平台,讓中高齡者以不同的方式投入自我增能延長其貢獻社會的時間,並擴展中高齡人口的就業市場、提高其勞參率。
雲林地區因人口外移,高齡人口以務農及地方微型經濟為主,其高齡勞動與經濟潛力值得關注。本計畫首先探討雲林地區人口年齡狀況及問題,調查本區域中高齡人口的工作意願、能力和對其身心健康及周圍家人的影響。此外,也將建置中高齡人口就業媒合輔助電子平台,期望能提早為雲林地區進行中高齡人力儲備規劃,提升高齡者的社會參與綠與自主經濟能力,同時增進其身心健康與人際連結。
進行方式:
人口統計與老年身心健康指標大數據分析;
透過調查了解中高齡者就職需求;
建置網路平台提供高齡就業資源整合及政府輔導相關資訊;
開設微學分課程及實務專題課程帶領學生進入社區實作;
辦理演講增加學生對計畫議題之操作能力;
辦理工作坊協助社區中高齡者賦能及輔導使用媒合平台;
進行社會影響力評估。
成果與衍生價值
1. 建置完成網路平台「高年級實習生」(http://senior-intern.org/)及社群媒體(FB粉絲頁)「Senior Intern 高年級實習生」(https://reurl.cc/zWXgEa),提供中高齡就業資訊及整合政府輔導相關資源。
2. 開設微學分課程「台灣高齡人口勞動市場發展趨勢及電子輔助媒介設計」(學分數0.3)及實務專題課程(學分數0.75)帶領學生進入社區實作。
3. 辦理2次講座增加學生對計畫議題之操作能力
(1) 演講議題:台灣高齡人口勞動力與發展趨勢
(2) 演講議題:高高齡人力媒合輔助平台設計
4. 與古坑社區合作辦理「高齡人力媒合平台應用工作坊」協助社區高齡者賦能及輔導使用媒合平台。
5. 社會影響力評估成果:
(1) 主要利害關係人: 中高齡長者、雇用業者及社區。
(2) 社會影響力: 增加中高齡者人際互動及延續社會參與力,解決微型企業人力不足問題及社區高齡照護壓力。
未來方向
1. 本計畫訪談老人時,發現地方社區的中高齡者以農業專長為主,未來在電子輔助平台上應多揭露地方中高齡者的專業能力,或邀請其分享經驗,以增加其工作參與機會;但公教退職者因領有優厚月退,雖教育水準較高且有專業能力,對於開放職缺常常有所不滿,媒合成功率會降低。
2. 雲林地方中高齡者普遍對「工作」具有負面知覺,「樂在工作」者不多,以至於再投入勞動市場意願不高,未來這部分應從在職者之觀念及雇主之態度加以改善。
3. 持續維繫中高齡就業媒合輔助平台及社群媒體之運作,逐漸改變雲林中高齡者及僱用業者之觀念,成為此一市場之奠基者。
4. 雲林大專院校並無中高齡相關科系,學生對中高齡人口的認識與瞭解仍有待加強,但雲林老化程度日漸嚴重,本校應著重此一議題之投入,增加相關課程設置及計畫資源,以引導師生共同努力雲林地方高齡福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