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科技接受模型營造社區共好組織達到高齡者在地成功老化
1. 本計畫最主要的目的在建構社區居民永續的互助網絡,結合鄰里情感、地方資源、高齡人力、長青精神等要素,養成主動關心個人健康資訊,達到在地居民永續共好的社區。2. 方法:(1)易用性:以智慧手環成熟的科技產品,達到簡便快速監測個人健康資訊...
休閒運動研究所|游士正 老師


農牧碳盤查與交易訂價:碳淨零在村里的科普推廣與示範試行
1. 政策方針:臺灣在2050碳淨零的政策目標下,除了工業、電子業、製造業、服務業等上市櫃公司與中小企業之外,農牧單位的碳足跡盤查與認證,臺灣目前尚未高度重視。依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調查,農業、森林、其他土地利用佔地球碳排放24%,顯見農牧碳足跡的重要性。
財務金融系|劉志良 老師


松鶴部落智能文化與低碳生活圈經濟推動計畫
本團隊結合松鶴部落社區發展協會、台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協會、德芙蘭休閒農業區推廣協會及茶覺茶食培力基地等單位之協力,共同為打造松鶴部落成為低碳生活圈經濟型社區為目標,計畫中涵蓋永續三生(生活、生產、生態),同時協助社區培育低碳生活職人以助於各項工作之推動...
應用外語系|賴慧萍 老師


永續社區觀光發展模式:循環經濟導入、評估、實踐
為使農村經濟再復興,減少農村人口外流或鼓勵青年返鄉,發展社區觀光已是傳統農村社區轉型的重要發展模式之一。社區推動觀光發展,也可提高社會的重視與文化的傳承。在氣候變遷、地球暖化議題的壟罩下,對景點管理而言,降低觀光的碳排放是重要的使命,在推展社區觀光的同時,不論是交通、住宿...
休閒運動研究所|李宗鴻 老師


鐵道迷的魅力追軌潮站(TrackPop):斗南78號倉庫
在台灣鐵道文化脈絡中,斗南火車站具有悠遠的文化歷史特色,它是日治時期所建造的最後一個驛站(他里霧驛),木造的車站十分氣派。1903年設立的原因是「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為了建造虎尾糖廠運送物資,於是鋪設他里霧(斗南舊名)與五間厝(虎尾舊名)之間的「三鐵兩軌」鐵道,「三鐵兩軌」...
數位媒體設計系|張文山 老師


打造雲旭夢想基地—校園文化資產的永續與共融
雲旭樓(原雲林國中校舍)在2010年經雲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是雲林國中最早期師生與雲科大師生的共同記憶空間,具備文化意義與價值。為發揮雲旭樓的場所精神,並推廣文化資產保存的知識與技術。
文資系|王瀞苡 老師


翻轉逆境扶弱勢、產學共創展韌性-以古坑咖啡帶動雲林創生
針對前期USR-Hub計畫執行時所發現的問題及後續與地方利害關係人討論的環境議題,本期計畫乃聚焦於古坑咖啡創業扶持及產業永續措施等,期能建立古坑地方咖啡產業鏈與創業之韌性。本計畫賡續USR-Hub計畫成果,範疇擴展至產業、創業、社會及環境等面向,設計行動創業模式以扶持小資...
企業管理系|趙琪 老師


雲林禽畜電共生與淨零供應鏈之社會實踐與永續營運
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引起國際與國內對淨零的重視,本計畫以前期發展的養雞產業供應鏈為基礎,提出「禽畜電共生與淨零供應鏈」進階規劃,將現有數位基礎的供應鏈,由本校師生共同實作溫室氣體與碳足跡管理模組,讓農漁牧業者專心生產與管理,在各項作業即時輸入碳排放數據...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袁明鑑 老師


清農時代-食農副資材加值應用於永續發展的推廣與實踐
食農永續發展不僅仰賴技術創新與進步,同時也需要多積極參與與合作。在深化社會各界對於食農教育的認知、推動永續發展觀念及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這種跨領域的合作顯得關鍵。雲林縣及其鄰近地區,作為台灣食農生產加工的重鎮,面臨著食農加工過程中廢棄物減量和再利用的挑戰。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鄭宇伸 老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