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4日
主持人|劉志良
共同主持人|郭佳儱、何里仁、陳靜茹
1. 政策方針:臺灣在2050碳淨零的政策目標下,除了工業、電子業、製造業、服務業等上市櫃公司與中小企業之外,農牧單位的碳足跡盤查與認證,臺灣目前尚未高度重視。依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調查,農業、森林、其他土地利用佔地球碳排放24%,顯見農牧碳足跡的重要性。 2. 在地問題與困境:(1) 知識性投入的資訊障礙:碳足跡的盤查與計算相當繁複,但適當的工具標準化後可以有較低的進入障礙。相關的計算與法規,讓農牧業者對於碳淨零,因為知識性投入的不足,而有相當高的排斥。(2) 雲林村里的碳淨零:農產品生命週期為例,農牧業者可能會遇到的碳盤查問題包括: A. 栽種:a. 土壤可以固碳產生碳匯b. 溫室的設備耗材產生碳排。c. 肥料產生碳排。d. 灌溉收割的機具會有碳排放。 B. 加工與包裝:a. 保存冷藏。b. 食品加工的燃油、天然氣、或電力鍋爐。c. 包裝塑膠袋或紙盒的碳排。 C. 運送與銷售:a. 冷藏設備產生的碳排。b. 運送過程需要汽油等能源的碳排。廢棄物處理過程的碳排。
農牧碳淨零專業知識的解決方案: 依據 EIP-AGRI Workshop : Towards carbon neutral agriculture (2021),農牧業邁向碳中和之路徑,可從避免及減少排放及增加碳匯兩方向推動。
減少排放:舉例來說,農田間焚燒100億噸的農作廢棄物等於是放了166億噸二氧化碳以及11億噸煙霧和6750萬噸的PM2.5,約當714座燃煤發電廠的年發電量。
增加碳匯:目前有一些農牧的創新技術,像是:生物碳(Biochar)、黑土(Terra Preta)、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土丘栽培(Hugelkultur)…等。舉例來說,1噸的木頭含有0.5噸的生物碳,其中可萃取約0.25噸的生物碳,相當於封存1噸的二氧化碳。
自然碳匯:包括森林碳匯、土壤碳匯、海洋碳匯三大發展主要方向。
社區村里在碳淨零面臨困境中的推廣與分享:
知識性投入的不足:臺灣的農牧業者,多以經驗傳承的專業為栽種與養殖的兢爭核心,對於學理與新知識的學習效率與接受程度相對較低。因此,農牧碳足跡的盤查與交易,在資料蒐集與計算上,對於農牧從業人員來說,具有相當高的進入障礙與學習門檻,尤其以本校鄰近的雲林縣與南投縣,沒有科學園區的農業立縣村里,新知識的學習效率,更成為產業趨勢發展上的障礙。
成本與費用考量:碳足跡的盤查,第三方查證費用約 20 萬元,顧問服務約 20 萬元,在農牧業者與認證廠商之間,碳足跡盤查知識了解程度不足所導致的資訊不對稱下,對農牧業者來說,無法負擔這樣的費用。
市場誘因不明確:碳足跡的盤查與碳權交易,在臺灣有相當落後的法規與制度。相較於其他國家的重視程度,臺灣在碳盤查後的交易市場未明,制度散亂,導致讓原本可能可以成為碳權供給的農牧業者,缺少了投入的誘因。
導入課務發展的機制與推動情形
農牧導入碳權的產業趨勢。
農牧碳足跡盤查與碳權交易在其他國家,依據相關的報章報導,更新相關的制度與法規。
個案分析課堂報告,了解各國在農牧碳足跡盤查與碳權交易的國際實務個案。
人才培育與推動
組織碳盤查 (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主導查證員教育訓練)
SGS台灣檢驗科技:4人次。
產品碳足跡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主導查證員教育訓練)
TüV Nord台灣德國北德技術監護顧問:1人次。
SGS台灣檢驗科技:2人次。
教學創新的輔導
組織碳盤查:以校院系所為單位,探討自身碳盤查。
產品碳足跡:以學生個人生活為產品邊界,探討自身碳足跡。
跨學院師生社群
財務金融系劉志良副教授。
機械工程系郭佳儱教授。
會計系何里仁副教授。
電機工程系陳靜茹助理教授。
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班橡膠及材料產業組許承軒同學。
會計系陳俊杰同學。
國際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陳品嘉同學。
國際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張瑋宸同學。
財務金融系蔡沅臻同學。
製作村里社區碳淨零的宣傳推廣教材:
對象:
學校在地社區的農產栽種業者。
學校在地社區的畜牧養殖業者。
未來發展:
栽種場與養殖場的碳盤查。
農牧產品的碳足跡。
實務操作的困境了解與可能解決方案的探討。
實作場域的宣傳推廣:
農:元長鄉農作場的鴻慶農產企業社。
牧:虎尾鎮養殖業的蟲小道大股份有限公司。
具體成果
實作場域:
社區村里農業栽種與畜牧養殖場的宣傳推廣。
實務困境的雙向研討:
台灣相關政策需再精進的細節。
農牧業第一線業者執行的困難。
課務教學:
組織碳盤查:以校院系所為單位,探討自身碳盤查,讓學生以個案方式了解自身所處單位的碳排放,需要顧慮哪些細節,培訓相關經驗。
產品碳足跡:以學生個人生活為產品邊界,探討自身碳足跡。
執行的效益:
產學合作:
蟲小道大股份有限公司:農牧碳足跡盤查與碳權交易定價:雲林農產栽種場與畜牧養殖場的USR社會實踐。
熠展股份有限公司:碳索者APP協助開發與推廣。
師生團隊:
碳權需求:台灣目前已經相當多碳權需求所衍伸的:盤查顧問、足跡團隊、認證機構、輔導公司。
碳權供給:本計畫團隊為台灣少數,著重在 a) 碳權供給;b) 農牧碳權的學術團隊。
中期 (2024年度):
影響區域:雲林縣其他鄉鎮市
雲林縣虎尾鎮養殖業與土庫鎮農作場 (2023場地續辦)。
雲林縣斗六市與古坑鄉農作場。
雲林縣口湖魚蝦養殖場。
計畫目標:
碳盤科普課程:雲林地區,開設農牧碳盤查的科普推廣課程。
農牧碳盤優化:雲林其他鄉鎮市農牧碳盤的實作與盤查優化。
認證平台測試:農牧碳盤與碳權交易服務平台的測試與修訂。
長期 (2025年度):
影響區域:跨縣市
雲林縣其他農牧廠商 (2023與2024場地續辦)。
南投縣竹山鎮茶廠。
彰化縣二水鄉畜牧場。
計畫目標:
碳盤科普課程:跨縣市開設農牧碳盤查的科普推廣課程。
農牧碳盤推廣:農牧碳足跡盤查與碳交易在其它縣市擴大實作。
認證交易平台:協助農牧碳排取得國際認證取得碳權供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