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3日
主持人|林恩賜
共同主持人|劉雯瑜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20) 報告中指出,在高齡化趨勢方面,臺灣已於1993年時成為高齡化社會 (ageing society),而目前則進入高齡社會 (aged society),預計將在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 (super-aged society) ;老年人面臨著諸多的健康問題與健康挑戰,這些健康問題或健康挑戰可以通過定期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PA)、或運動方案介入等方式來預防,並控制這些疾病 (衛福部,2011、2018;Federal Interagency Forum on Aging-Related Statistics, 2010; Silveira, & Motl, 2019)。許多究報告也指出,社區、鄰里環境與缺乏運動、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之間有顯著相關性 。爰此、擬以生態學模式ACSM多元性運動健康促進課程方案改善高齡者健康問題(SDGs7健康促進、國際觀)。
本研究以雲林縣莿桐鄉甘西社區關懷據點為研究範圍、年長者為研究對象,藉由AC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年長者健康促進的運動課程內容 (有氧、阻力、伸展、平衡運動) 進行13週功能性體適能的運動方案實施,並於課程結束後進行實質內容的深度訪談擷取研究目的所需資料,對高齡者身體健康促進所產生的生、心理及靈性效益,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三角檢定法進行信、效度檢核,檢驗其訪談結果的真實性與正確性,再透過紮根理論進行開放編碼、主軸編碼、選擇編碼(分析),提煉出概念與範疇;最後分析歸納出改善問題的效益(結果)。課程實施方案內容:從111年9月13日起至11年12月8日止,共計13週。礙於經費,每週一次,師資以本所專業教師為主,並輔以本校相關領域之專兼任教師(或社區USR專長、太極拳、保健學領域相關等)為其主要支援教師群。
場域實作學習與分享之合作模式
專業知識帶到實務場域中的應用與解決
利用修習日本休閒樂活(LOHAS)產業專題研究碩士生及通識體育課程(撞球、排球課學生)4門課學生,參與雲林縣莿桐鄉甘西社區關懷據點成員參與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年長者健康促進的運動課程內容 (有氧、阻力、伸展、平衡運動) ,進行13週功能性體適能的運動方案實施,利用本休閒運動研究所師資及本校相關領域之專兼任教師(或社區USR專長、靜坐、三高+一高、太極拳、保健學等)為其主要支援教師群。
應用ACSM年長者健康促進的運動課程內容:有氧、阻力、伸展、平衡運動等4種核心運動為主軸,進行適合本區域年長者可以接受的運動課程內容設計,並視長者運動後之身體適能變化,進行眼觀考核,適量在強度與時間之間作微調,裨益注意觀察施作時長者的身體生理狀況,尤以眼神及身體的重心是否穩定,並密切注意長者是否能依己身的身體適能,配合應有運動強度與時間作最佳的ACSM課程內容變化,同時告誡長者ACSM運動課程內容進階的速度,應依個人體適能而定,非依其他學員之身體適能為追尋的目標,惟、仍須以健康促進為前題,運動的強度須視長者的身體適能進步為依歸,運動強度不能過重或太輕,否則會影響運動效果發揮(SDGs專業知識、專業素養)。
配合學生及各領域專業師資的「教與學」實施過程,學生返校上課時會將前週所學與觀察所得作經驗分享,透過此教與學的經驗模式分享,全班學生的學習精神與態度,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學習氛圍,端正教學場域學習效益及場景觀瞻,促進師生間的學習情感與尊師重道的精神,無論校內師資或社區精英業師,在從事甘西社區關懷照顧成員的演講與實作、華山大、二尖山的新興產業園區或桂林新興產業園區培力共構經驗分享,皆貢獻了本校師資及業師專業素養嘉惠學生及社區,促進教學效益、社會祥和與社會安定及安全的社會責任(SDGs專業知識、公民素養)。
支持課務發展的機制與推動情形:
透過本研究的實施,將課程的理論與實務,同時體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與意義,得以落實於家庭、社區、社會及課務發展上,特別是學生在選課前得以預知學習的主要目標與實施概況,同時透過本結論成果的顯現,學生更具有學習精神與興趣,也可得知將來如何應用該知識並落實於自身及貢獻社區和社會,裨益校教務課程的推動與發展(SDGs學習力(持續學習)、國際觀)。
人才培育與推動情形:
人才培育必須基於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適性教育學生必能學以致用,同時配合專業師資豐富的知能,及良好的教育方式,必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優質的教學場域及實務演練,將來必然得以水到渠成,營造優質教學場域利於師生共享,分享大學知能貢獻社會,因此、將更有利於推動人才培育(SDGs學習力(持續學習)、人才培育)。
教學創新的輔導、建立教師社群的運作:
本案為廣澤修課學生教學效益,部份利用排課之課堂時間從事桂林新興產業園區培力共構經驗分享外,且應用非排課之課堂時間、週六從事師生專業健康促進課程,讓參與師資及學生得以涉獵更廣泛多元的相關知識及時間調配,學生在參加每次課堂或體驗課程後,均在下週與同學分享心得;聘請健康促進相關多元師生後,藉由多元師資的相互認識,得以建立堅實教師社群,並讓學生隨時共同參與社群的運作與教師、業師的經驗分享(SDGs國際觀、人際關係)。
本案已依原預定甘西樂齡中心高齡者ACSM課程執行方案內容執行,惟、經費請領者身份未完全符合標準,俟10月份選課學生確定後即可依先前變更經費動支方式課程內容來執行,預定10底前舉行完成一場培力場次活動及11月各舉行一場培力場次活動;另帶領學生參加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討會,落實大學師生教與學效益的增進及善盡社會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應有的責任與SDGs的時代使命(SDGs人際互動)。
學期修課學生名單確定後,本案即依原計畫執行,透過原計畫ACSM課程執行方案內容及演講與實作、華山大、二尖山的新興產業園區及桂林新興產業園區培力共構經驗分享,充分貢獻了本校師資及業師專業素養嘉惠學生及社區,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具體成果內容:甘西社區關懷照顧成員透過專業師資的演講與實作、參訪、培力共構經驗分享方面,依研究方法對長者執行ACSM課程內容方案,應用訪談結果透過三角檢定法進行信、效度檢核、紮根理論等,獲得了具體的生理方面的健康促進效益、心靈方面也獲得了滿足與喜樂、人際關係方面更加多元化與樂趣化,尤其是促進師資與學生及各不同屬性的社群互動與連結,嘉惠師生教學效益與善盡大學社會責任(SDGs人際關係、生態永續、健康保健)。
本案基於研究學理的堅實與ACSM課程內容方案的有效性,得以順利進行且獲得了預期教學效益與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冀望日後若能獲得更多經費的揖注,將能讓師生與社區長者獲得更進一步的效益展現,全體師生將能在優質的理論與實務的場域裡發揮所學嘉惠學生,同時藉由已建立的堅實教師專業社群,得以讓學生隨時共同參與社群的運作下,師生與社區建立起密切的互利運作模式,為師生的優質教學實務展現場域增添無限可能,是故社區關懷照護據點的長者健康,得以獲得更加充分的保障、學生的學習精神與欲望得以持續提高、促進教師教學熱誠、校務與校譽得以昌隆、社區的連結更加熱絡、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得以永續(SDGs專業知識、公民素養、學習力(持續學習)、人才培育、生態永續)。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