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4日
主持人|江明珠
本行動方案選定物流公司為事業溫室體排放量計算的盤查主體,乃著眼於該產業為供應鏈的最重要的連結產業,連結著上下游,亦連結國內外。且該產業且其溫室氣體盤查與淨零排放亦符合國家政策之需求,從而協助企業進行低碳物流之轉型。
於雲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辦理永續發展與環境科學相關講座,邀請永續相關專家介紹國內外永續發展的成果,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進度,並且針對實作演練,引導參與學員實際去計算碳排放量,讓專業知識運用於生活之中,深入了解環境永續發展,為永續社會盡一份力。
藉由財務管理課程與永續發展相關課程的結合,搭配實作訓練,邀請相關專家前來演講,將永續專業知識帶入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更深入了解ESG。
永續發展與環境科學講座聚集管理學院之教師及學生參與學習,在課堂上實際演練碳排放之計算,介紹相關環境政策以及實施進度,將專業知識帶入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提升學員的專業技能,培養永續相關人才。
當2024年美國即將根據《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CCA)開始徵收碳關稅,而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更將在 2027 年生效,不僅出口歐美的企業會受到碳關稅直接衝擊,出口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也必須跟上腳步。面對這波 ESG 減碳浪潮,企業首先要進行的工作就是組織的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盤查出組織的排放熱點、耗能設備或製程,透過進而計算出公司產品的碳足跡(ISO 14067),以利進行減碳專案(ISO 14064-2),或是透過碳交易達到碳中和(PAS 2060)。因此,本方案將以輔導台灣的物流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作業為目標,並冀望未來取得查證聲明書,增加物流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上之競爭力。
在全球暖化嚴峻的社會中,減碳為維護環境的重要行動之一,透過於校園辦理永續相關講座,帶領學生去了解生活環境中有什麼會產生碳排放,以及產生多少碳排放量,使其在生活中使用會產生碳排放的物品時,能夠更自知需要節能減碳,透過專業講師對於永續政策的介紹,提升對於國內外環境保護措施的相關觀念,培育永續相關人才,增加學生的競爭能力,打造永續化的社會。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