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4日
主持人|柯明達
共同主持人|薛雅馨
在2020年,全球爆發了嚴重的Covid-19疫情,台灣成功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防疫措施,並得益於SARS的防疫經驗和民眾的合作,疫情相對較輕。然而,衛生教育資訊的取得方式不便利,導致效果不佳。同時又為能因應護人員的的不足,能培育提升衛教和護理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在本計畫中,透過生醫應用與數據分析專論、書報討論等課程,讓學生能了解醫、護的需求,設計了衛教資訊平台,提供互動式學習內容和示範影片,以提高照護知識和技巧,透過互動的功能,加強學習印象,讓使用者可以明確的了解要注意的項目,藉以提升使用者的照護知識、自身照顧能力與照護技巧。同時,系統中也透過模擬情境,讓新進護理人員將能在訓練中從系統的提示中學習正確的操作技巧,並透過重複訓練,增強對護理操作的熟悉度和肌肉記憶,來提升護理師在臨床實務上的技能,從而維持和提高病患照護的品質。
在本計劃中,我們將引導學生實地參觀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深入了解臨床需求,並安排他們參觀雲林縣輔具中心,以探索相關應用。學生將透過實地參觀和實際操作培養自己的技能,並將這些技能應用於專題實作,實現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同時,他們也將被鼓勵提出解決場域需求的方案,以促進學習與應用的統一。
支持課務發展的機制與推動情形:
我們將建立一個課務發展機制,以提供教師在教學創新方面的支持。這包括提供資源、培訓和指導,以幫助他們改進教學方法。透過監測和評估教學方法的效果,我們將確保這個機制能夠不斷改進,以滿足不同學科和教學需求。
人才培育與推動情形:
在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能,我們透過研討會和工作坊以及與老師們教學分享的方式,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實際應用於課堂之中,以期讓老師與學生可以一同成長。
教學創新的輔導、建立教師社群的運作:
我們將建立一個教師社群,以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和知識分享。這個社群將提供一個平台,讓教師可以交流最佳實踐、經驗和教學資源。
我們將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合作,開展民眾衛教系統雛型的開發計劃,以將技術應用於生醫領域並融入教育體驗。具體執行內容包括:
教育整合:我們將技術內容導入生醫應用與數據分析專論課程,提供學生實踐機會,並加深他們的理解。
專家參與:邀請領域專家參與書報討論,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經驗,豐富學術討論。
輔具中心參訪:進行培力活動,帶領學生參觀雲林縣輔具中心,由專家解說各種輔具和新興科技輔具的應用。
雛型開發: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共同開發民眾衛教系統雛型,以整合新技術和衛教內容。
使用者反饋和系統優化:
建立反饋機制,以便病患和照護者可以提供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改進衛教資訊平台的使用體驗。
利用這些反饋信息來識別和解決系統操作中的問題,確保平台的不斷優化和改進。
衛教內容的持續更新和擴展:
定期更新衛教影片,以包括最新的健康和護理資訊,確保內容的即時性和準確性。
擴展衛教資料庫,以包含更多針對不同病症和護理需求的教育內容,以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
教育成效評估:
設計和實施前後測評量,以評估衛教系統對病患護理能力和技巧提升的效果,確保教育成效。
分析衛教系統是否成功減少因不當護理操作導致的身體影響,從而改進教育內容和方法。
使用者體驗改善:
持續關注使用者在操作介面和資訊回饋方面的體驗,以簡化和優化使用者的互動流程,提高易用性。
定期進行使用性測試,確保平台的介面設計能夠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
臨床效益分析:
跟蹤病患使用衛教系統後的返院率,評估系統對減少返院率的實際影響,以證明其臨床效益。
評估衛教系統在提升整體衛生教育目標方面的成效,例如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確保系統的價值和效用。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