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7日
主持人|魏式琦
共同主持人|陳淑珠、賴慧萍、王于瑞、陳志遠
永續大學生社會實踐多元創意計畫 :在台灣國際能見度不斷提升之際,除了提升外語能力之外,如何培養有使命感的新世代是大學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及實踐是各校力求推動的目標,本計畫之規劃除了在課程中強化學生外語能力之外,以教學實踐學習為設計的主軸,一方面與科技結合不斷更新學習管道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更鼓勵學生結合SDGs相關議題做深入的探究,並與地方結合,帶領學生進入偏鄉,實際將所學回饋社會,以深化學生之大學使命感及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本計畫結合寫作及口語課程強調實務應用,並結合教育部數位雙語計畫,邀請雲嘉等地的國小,共同提供學生實際教學活動,以落實並提升大學生實踐學習的經驗。
「進階聽力與會話」:本課程與蔦松國小合作,進行英語闖關合作,課程學生必須設計不同活動,帶領學童執行英語口語演練。
「高級寫作」:本課程結合SDG主題,學生除了需進行小研究外,也與敦和國小合作,讓課程學生設計句型活動,強化學童對英語句型的概念。
本學期語言課程結合了寫作及口說能力,規劃以實踐學習為設計的主軸,課程之設計除了與科技結合外,更鼓勵學生將英語口語及寫作運用在實際的教學場景,其課程之教學及學習成果如下:
英語與實務結合:本課程強調實務應用,並結合教育部數位雙語計畫,邀請雲嘉等地的國小,共同提供學生實際教學活動,以落實並提升大學生實踐學習的經驗。
英語與數位科技結合:本學期課程鼓勵學生多元學習,不僅需專注於學術應有的專業架構及元素,也要善用數位科技來提升英語口說及寫作的品質,更應學習跨領域的整合,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力。 因此除了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外,同時也將數位科技軟體運用在教學活動中,以打破傳統的紙筆寫作模式。如繪本及podcast製作等
因此,本學期課程及計畫透過提供多元學習管道,讓學生能將所學應用在不同的場域中,提升學習興趣和成效。
在台灣國際能見度不斷提升之際,除了提升外語能力之外,如何培養有使命感的新世代是大學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及實踐是各校力求推動的目標,本計畫之規劃除了在課程中強化學生外語能力之外,以跨領域學習為設計的主軸,一方面與科技結合不斷更新學習管道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更鼓勵學生結合SDGs相關議題做深入的探究,以深化學生之大學使命感及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本計畫之課程具體成果如下:
科技融入教學:學生透過課程學習如何製作podcast及數位繪本。
結合永續發展議題:學生透過研究報告深入了解了SDG相關議題。
強化社會實踐的責任:學生將語言實際應用在教學上,透過英語營隊帶領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活動強化學生社會實踐的責任。
多元創意發表:學生於成果呈現上採取多元方式呈現,如繪本、專題設計、podcast等以提升學生發揮創意的空間
未來規劃:
成立行動教室
深入偏鄉提升學生社會責任
積極將課程導入實踐教學場域
深化學生創意學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