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4日
主持人|周學韜
透過工程倫理與產業導論的學習,學生將建立對綠色產業發展的深刻理解,強化職業道德觀念。演講將著重培養學生的有效溝通與談判技巧,使其具備在團隊合作與商業談判中的領導力。專題成果的太陽能電池設計與效能優化不僅是理論學習的實踐,更是學生在綠色產業領域的實際能力展現。透過這項計畫,學生將不僅擁有相關知識技能,更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積極參與並貢獻於綠色產業的永續發展。
近年來台灣與國際接軌,對於2050淨零碳排放政策,世界各地爭相發展再生及綠色能源,台灣也緊隨其後,我國擁有優秀的綠能產業人才及國家積極推動永續能源的政策,而不論台灣的龍頭產業至中小企業到個人行為等等...,皆需要具備充實的環保意識,公司面對來自世界碳權交易的壓力,小至每個人都必須對環境的愛護,即使自己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也必須扛起如何影響身邊的每一人,所以我們希望除了具備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外,還需要具備優秀的溝通邏輯,進而影響到身邊的人,一起愛護地球。
全球氣候變遷,促進 綠色產業的崛起。本計劃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有意識的保者,懂得如何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能源,以及保護生態系統,進而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藉由工程倫立與產業導論課程,我們將學生引入綠色產業和生態保護的基本概念。在課堂中,我們會呈現生態保護和環保倡議的相關影片,啟發學生對這些關鍵議題的認識。我們也將深入探討環境汙染對生態系統的嚴重影響。為了加深學習體驗,學生會在課後撰寫上課心得,分享他們的見解和反思。
藉由工程程倫立與產業導論課程,讓學生觀看生態保護和環保倡議的相關影片,讓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而在相關專題中,探討染敏電池之優化,主要改善為光電極層,金屬奈米粒子擁有特殊的光學特性局部表面電漿共振效應能使可見光的某段波長吸收度提升,所以此實驗加入銀奈米粒子提升電池效率從3.91%至4.50%為了使光電極的光利用率提升所以增加散射層讓薄膜的吸收度整體提升,此實驗以變形二氧化鈦聚集體當作散射層利用米氏散射的特性來增強散射特性,且變形二氧化鈦聚集體有良好的染料吸附能讓效率提升從4.50%至5.10%。後續也參加OPTIC研討會。
在相關專題中,預劃經過此實驗效率有提升,所以未來可能利用金奈米棒加入至光電極,金奈米棒有2個特徵波峰比起貴金屬粒子多了一個特徵波峰段,能使效率有明顯提升,為了貼近實務應用,可能結構改成雙面特性運用在室內,染敏電池有一特性是在低照明下有出色的效率轉換,所以是適合再室內應用,而雙面特性是指光照射在牆壁、油漆會有漫反射的現象,所以能夠讓雙面電池有良好的發揮其特性使電池效率有所提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