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4日
主持人|王照明
共同主持人|許志維
本計畫與「健康議題」和「永續的城市與社區」有關,在數位的狂潮下,對於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如何導入數位科技來提升居住品質與健康福祉,是大家所追求永續發展的一大目標。主持人專長在於跨領域研究,常年以結合互動科技與數位多媒體於設計領域之研究,在本案中,將與許志維老師一起進行這項計畫,以「人機互動設計與應用」課程為導入課程。本專案內容為整合數位科技與互動設計於改善人類數位永續智能與健康福祉,將運用數位科技與設計感知裝置進行一系列之數位永續智能與健康福祉之作品和研究,行動方案內容如下:1.舉辦業師講座(1場)、2.戶外參訪與場域體驗(1場)、3.期末舉辦成果作品展(1場)、4.產出數位永續智能與健康福祉作品(4件)、5.產出相關研究之研討會論文(4篇)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對於高齡者照護需求殷切,目前日照中心營運類型,以陪伴高齡者渡過漫長白天時間為主,主持人王照明老師與長泰老學堂已經合作多年,非常了解他們目前日照中心運作型態,藉由本次計畫結合課程實施機會,讓學生以課堂分組作業進行,旨在提供看護人員可以輕鬆陪伴高齡者一起操作體驗共同度過漫長的等待時光。裝置介面操作要以不需要太複雜講解就能上手操作為原則,依照往常經驗要讓高齡者能全心投入與裝置的互動,除了要容易操作之外必須要有趣味,因此,未來將用眼動儀來進行人機互動,並結合趣味性,讓高齡者自己去操作也能得心應手。
自課程導入社會實踐理念之後,本計畫就將社會實踐目標帶入課程計畫中,除了把過去這方面實際製作過案例作為案例分享內容之外,也安排充滿懷舊氛圍的場所作戶外教學場域,藉此多了解未來要服務的對象高齡者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也媒合學生未來有機會到雲林故事館或其他場域實習,進一步了解機構實際運作模式。因應課程需求也會邀請業界資深業師來作實務上的經驗分享,提供對這方面有興趣同學能與業師多作交流機會,在課程教學中有一定比例需要作電子媒材實作內容,也會安排經驗豐富碩班生擔任助教,協助學生解決實作方面遇到的問題。授課教師間也會定期討論授課內容並建立相互支援機制,教學器材與設備材料也會作相互支援,整個課程實施至今也已經建立很好的彼此默契,未來有機會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合作。
在數位的狂潮下,對於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如何導入數位科技來提升居住品質與健康福祉,是大家所追求永續發展的目標。本計畫結合互動科技與數位多媒體於設計領域之研究,以人機互動設計與應用課程為導入課程,課程有台中國美館、雲林故事館、雲林布袋戲館等地作戶外教學,也邀請二崙故事屋創館黃秀香業師做專題演講,分享經營場域實務經驗,並於期末發表「有筍有力」、「攏來,烘落去」、「光與香氣-五感影食體驗」、「互動式文史燈箱」及「地方旅遊科技輔助體驗」五件作品,並於期末於設計三館一樓作成果展示,提供學生布展、作品發表、實際操作與體驗,最後老師與助教提供講評,學生經過這一連串過程之後,更能夠理解針對專題去製作一件作品的完整歷程,累積對未來專題製作經驗與信心。
本課程除了配合計畫實施安排課程理論教學、電子實習、業師分享與校外教學等活動之外,特別規畫期末作品實作,學生經歷這一連串完整的學習歷程之後,應該具備對議題的探索與發想的能力,再藉由課程教學實作訓練,提出自己的作品去因應高齡者生活實際需求,作為表達個人想法與解決問題的具體作為。
由於課程安排都是以學期為單位,執行上要將這麼多的教學內容擠進一個學期18周的課程中,對於想要深入探究議題有實際上的困難。未來也許可以用學年課程規劃畫作不同階段或不同議題的探索,這樣可以讓學習更深入且更廣泛思考某一個社會實踐議題,結合跨領域學習的規劃,如此一來可以更符合社會需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