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更新:2024年3月24日
主持人|謝毓琛
共同主持人|萬騰州
透過雲科設計學院的『工業設計系』與工學院的『環境與安全衛生系』兩系跨領域課程合作執行『數位永續智能與健康福祉』。將針對每兩年一次的『環境關懷設計競賽』進行課程合作。合作課程為工設系大三的的『產品設計(一)』環安系大三的的『綠色科技創意』課。由兩系師生一起組成大小不同的設計團隊一起參賽。
場域實作學習與分享之合作模式
由兩系師生組成團隊,前往永續環保未來屋進行實地參訪與探索,了解場域的環境問題與需求。
永續環保未來屋將提供專業人士擔任指導顧問,協助學生了解場域的實務狀況,並提供專業意見。
學生將在實作學習課程期間,將所學的設計知識與技能應用於解決場域的問題,並在期末展示成果。
專業知識帶到實務場域中的應用與解決
工業設計系的專業知識,可用於解決環境問題的產品設計,例如:
開發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減少空氣污染。
設計節能家電,減少能源消耗。
開發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裝材料,減少垃圾量。
鼓勵教師參與教學創新,透過教學創新競賽、教學創新計畫等方式,激發師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創新經費補助提供教師教學創新的資源與支持
培育教學創新人才,透過教學創新培訓課程、研習活動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
建立教學創新教師社群,為教師交流教學創新經驗、分享教學創新資源的平台。
鼓勵教師參與教學創新社群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學生到綠能環保未來屋聆聽綠能講座,了解當前的綠能議題和創新綠能產品,並實際體驗產品功能。這些體驗激發了學生對於綠能設計的想法與創意,並應用於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議題上。學生將環保和綠能原則融入設計思維中,鼓勵他們設計出有益於環保和綠能的創新產品。
在概念發想工作坊和AI生成教學工作坊中,學生將利用AI生成圖像技術,在概念及造型發想上有更突破的創新。期末,學生將發表環保綠能的創新成果。
學生學習成果:
提升學生的跨領域知識與技能,具備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教學創新成果:
提升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與能力。
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社會效益:
為社會創造永續價值,解決環境問題。
培養具備永續發展能力的人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