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前瞻學士學位學程|劉雯瑜 老師

淺山農村的社會設計培力共構計畫

主持人|劉雯瑜


問題意識與計畫目標

本計畫之執行目標包含:

1. 普及社會設計:學生與居民能秉社會設計概念自主提案解決問題。

2. 深化課程教學:教師透過社會實踐與SIG互訪共學檢證與修正教學內容與技巧,並培養學生運用專業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熱情與能力。

3. 促成社區永續:同時著重社區在經濟、環境、社會三方面的平衡發展。

4. 落實青年留鄉:連結外部組織、組建關係人口,培養青年在地發展所需技能,並建立返鄉與留鄉青年在地發展的支撐系統。


計畫執行重點

本計畫之執行重點包含:

1. 在校內:透過課程、演講、工作坊、專題、實習等培訓學生;透過場域參與、社群活動、跨校互訪共學等促成教師教學改善,解決理論與實務脫節、未能適性揚才的問題。

2. 在社區:整建老屋為營運據點,透過職人調查、特色產品開發、線上線下行銷、無憂永續生活經營等,促成在經濟、環境、社會三方面的平衡永續發展。 3.跨校間:組建大量關係人口,提供返鄉與留鄉青年強有力的執行支撐,解決返鄉就業不暢的問題。


計畫實質進度

本計畫之實質進度:

1. 在校內:針對學生地域志向養成開設3門「社會造夢者」USR通識選修課,並有4門通識、6門專業必修、2門專業選修、8門微學分、20門社區課程參與計畫之推動,總參與教師36人次、參與學生678人次,發展出4份教材、1組學生專題、1篇論文、8位教師獲評鑑加分,目前已有3位學生確定要留在桂林社區創業。

2. 在社區:集結社區不同族群之意見,提出社區問題的社會設計解決方案。以

老雜貨店整修出發,搭配老技藝典藏、特色文創商品與遊程開發,促成淺山農村工藝傳承與創新;透過技術訓練,培養青年的就業能力並留意環境永續議題;透過線上與線下行銷,推廣社區產品,提高居民收益;提供簡單且重複性高的工作機會給老人和殘障弱勢,落實在地老化;透過活動與宣傳讓旅外遊子了解故鄉發展,鼓勵返鄉定居或提供土地供使用。

3. 跨校間:受防疫影響,與海外友校之互動擬延至明年。在國內跨校交流方面,已與高科大、南應大、南台科大、樹德科大、大葉大學共組農漁村產業發展SIG,舉辦過2場大型論壇;團隊成員除赴友校分享經驗外,也實質造訪彼此的施作場域做學習。另亦連結十餘個外部組織,共組工作坊培養青年,作為青年在地就業的有力支撐。


主要成果及亮點

本計畫之主要成果如下:

1. 開設「社會造夢者」課程,運用第一期USR計畫的執行經驗,建立學生的地域志向,引導學生投入USR行列。

2. 校內外共計開設35門USR相關課程及8門微學分,提升師生社會實踐技能

3. 研發教材4份、創新課程教學2門、撰寫相關論文1篇,改善教學困境。

4. 進行職人調查與資料庫建立,開設真人圖書館,傳承社區工藝。

5. 青年運用社區工藝及產業廢棄物延伸開發文創商品,促成淺山工藝復興。

6. 改造老屋為營運據點,鼓勵社區居民到據點互動,活絡社區。

7. 利用老屋商鋪及跨境電商協助銷售社區農特展品,促進線下線上銷量。

8. 賡續辦理無憂學堂,研究長輩生活型態與需求,營造安養宜居環境。

9. 照顧弱勢族群,協助更生人技術訓練,落實實踐SDGs指標

10. 協助返鄉與留鄉的青年培養軟硬技術,建構真正能安身立命的營運模式。

11. 發行USR年報、參與SIG、與夥伴學校互訪共學,擴散經驗。

12. 參加TCSA台灣社會永續獎,獲USR永續方案獎銅獎。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bottom of page